DI SI YI YUAN

热点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聚焦 > 健康行动

孩子放假在家的注意事项

眼下正值孩子们放寒假的时候,春节期间还没闹腾够的,抓紧接下来的假期余额吧!

然而,假期里的儿童安全问题(如气管食管异物、摔伤、烧烫伤事故等)却不容忽视。
例如两三岁的孩子不小心被花生、瓜子、果冻等异物卡住而窒息;由于家长的疏忽大意,孩子被烫伤、烧伤,或从楼上摔下……这些伤害,都是可以预防的,结果却导致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在此提醒大家,假期切不可掉以轻心,就是在家里玩耍,也要注意安全。有些急救常识,大家都有必要掌握一下。

意外“第一高发地”

家,这个听上去温馨又祥和,充满宁静与美好的地方,却实实在在是儿童伤害的“第一高发地”。

异物窒息、烫伤、溺水等是使孩子受伤致死的重要原因。有统计显示,中国每年有数十万14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因伤害而死亡。

孩子在家里待的时间最长,家中各种物件一应俱全,孩子与看护人在家这个环境中基本处于放松的非警戒状态。这几大原因共同造成了家中的危险高发。特别是今年这个寒假持续时间又比较长,孩子放假,他们好奇心很强,什么东西都想要摸一摸、动一动。虽然孩子的好奇心需要保护,但危险却不得不提防。

既然家里不能像儿童游乐场或者幼儿园那样,尽量把对孩子有危险的物品排除在外,又不能大量减少孩子待在家里的时间,那么父母能做的,就是时刻提高警惕,包括树立全面的安全意识,了解家中危险高发的地区与物件,掌握权威的急救知识,以及做好物品摆放和危险应对方法。

比如在装修的时候,家里的电源插座位置就应该高于1.6米,避免儿童接触,电线也不应暴露在外;电风扇、电热器等电器应该有防护罩;家里的火柴、打火机等,最好放在孩子看不见、够不着的地方;尽量不要让孩子接触到煤气灶、燃气热水器等。

不同时期,危险不同

孩子发育很快,刚生下来时连转头都不会,转眼就会走了。根据婴儿的发育规律,“2个月会抬头,4个月能翻身,6个月会坐,7个月能滚,8个月会爬,1周岁会走”,以至上学之后,不同时期,孩子可能会面临不同的危险。

4个月之前,孩子还不会翻身,这时候,如果孩子不小心被衣物、毛巾或被子掩住了口鼻,他们是没有办法拉开这些东西或者移位的,很可能发生窒息。孩子4个月后会翻身了,8个月会爬了,从床上跌落的危险就大大增加了。生活中,很少有孩子从来没从床上掉下来过。

1岁以后,孩子具有独立行走能力了,活动范围扩大,可能接触到的危险也会增多,烫伤、触电等意外事件屡有发生。2岁~3岁的孩子好奇心强,好动,判断力不足,内心却又特别自信,底气很足,也容易发生意外。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到了小学和中学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知识、阅历、经验、独立意识、活动范围与日俱增,接触危险的机会也在不断增加,溺水、车祸等伤害越来越多。

另外,孩子往往缺乏生活经验和危险意识,辨别能力和预见性都比成年人差,对危险反应迟钝,缺少避险逃生的知识和能力。

来个安全大检查吧

全球儿童安全组织代表曾走进上海一个孩子的家,发现了阳台、窗户等10多处儿童安全隐患。为了给孩子们营造安全的居家环境,专家们特别提出“家居用品安全检查5S原则”,即看(See)、绳带(String)、尺寸(Size)、表面(Surface)和标准(Standard)。

第一:“看(see)”

习惯于“大人国”的父母常常忘了孩子是用“小人国”的方式使用家中的物品,所以家长要学习用儿童的眼光审视物品摆放。

第二:“绳带(Strings)”

小孩子的好奇心会令其用长绳带做游戏,从而引发绳带绕颈,因此要避免儿童接触到过长的绳带。

第三:“尺寸(Size)”

孩子喜欢用口来探索世界,过小的物品容易被放入口中而引发窒息,所以越是小的孩子,家长要给予越大的物品。

第四:“表面(Surface)”

一些棱角尖锐、边缘粗糙的家居用品表面容易引发伤害,因此家长们应尽量确保物品表面平滑柔软。

第五:“标准(Standard)”

在购买家居用品时,家长们应仔细检查与儿童用品相关的安全标准。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