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 SI YI YUAN

诊疗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诊疗服务 > 特色治疗

88岁老人血管里安支架 心脏介入手术破高龄禁区

日前,一八旬老人突发心肌梗塞,市第四医院心内一科突破手术禁区,为老人开展了心脏支架手术,使老人成功获救。在解除病痛的同时,还有效保障了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据悉,如此高龄心梗患者能成功获救,非常罕见。这位88岁高龄老人也成为我院首例年龄最大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经出院。

“低脂是啥?”,“就是以后不可以吃肥肉啦!”,“术后要及时回访,有事你就打这个电话,这部电话我们24小时都有人接通,为您解答问题。”小小的病房内,一边是心内一科副主任王国涛跟患者王大爷的交谈,另一边是护士长赵金凤对患者家属进行的出院指导,在场的每一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谁又能忘记几日前那惊险时刻呢。

家住大庆的王大爷今年88岁,生活很有规律,身体并无大碍。几日前,吃过晚饭后他感到胃有点儿不舒服,就早早地上床休息。晚上9时许,老人自感症状加重,浑身大汗、喘不过气。家人急忙拨打120。几分钟后,急救车将老人送到市第四医院急诊科。

急诊科值班医生金雪梅为老人做了心电图、血检等一系列检查,并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立即为病人做心脏介入手术,否则病人随时有生命危险,急诊医生立即启动急诊胸痛绿色通道。与此同时,心内一科副主任王国涛从家中赶来,王国涛在检查评估患者后,果断建议行冠脉造影检查,明确冠脉病变情况。但由于高龄患者的身体承受能力较差,血管也比较脆弱,做冠脉造影检查的风险很高,家属迟疑不决。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人病情突然非常危急,出现了呼吸困难,此时家属终于同意冠脉造影。

冠脉造影时,发现老人的桡动脉异常弯曲,在肘部拐了个“8”字弯,王国涛巧妙转动造影导丝,成功将造影导管放到冠脉口,造影后发现罪魁血管,该血管近乎堵塞,充满血栓,命悬一线,情况十分危险。但家属仍担心手术的的风险太大不同意安支架,又将老人转回病房。为了不耽误老人的治疗时机,针对家属的认识误区,王国涛对家属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工作,家属终于同意。

近年来,随着介入手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年龄已不构成绝对的限制。但老人毕竟已88岁高龄,耐受力差,手术风险大,这对医生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要挽救老人的生命,必须手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老人对支架介入治疗充满了信心与希望,决定手术。在对老人的身体状况进行评估后,王国涛决定立即进行介入治疗,疏通已经闭塞的血管。为了减少并发症,他从患者手腕部动脉插管。该技术对施术者技术要求非常高。经过认真细致、如履薄冰般地手术操作,王国涛在血管狭窄处成功放置了一枚支架,老人顿觉胸口异常舒畅。整个手术操作仅用时40分钟,堵塞的血管就恢复了通畅,老人化险为夷。术后第二日老人就可下床活动,胸痛未再发生,老人的儿女笑逐颜开。

据王国涛医生介绍,能成功救治八旬老人,一方面因为医务人员勇于承担风险,积极抢救,另一方面,老人自我保健意识强,在最短时间内让家人送他到医院。对于突发心肌梗死的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越早开始手术进行抢救,愈后效果越好。过去,心脏手术会受到年龄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今,权威医学资料已证实,介入手术对高龄急性心梗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药物。随着市第四医院心脏介入技术的不断成熟,高龄将不再成为急诊心脏介入术的禁区。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