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敏(1926年8月16日—2019年1月16日),出生于河北省宁河县(现天津市宁河区)芦台镇。核物理学家,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此后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能满足基本生活就行。”于敏对金钱、对物质极为淡泊,从来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一家人的生活极其简朴。
这既是于敏的家风特色,也是他取得成就的“密码”所在。“非宁静无以致远。所谓宁静,对于一个科学家,就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权势所屈,不为利害所移,始终保持严谨的科学精神。”学术科研需要“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于敏的这张书桌在自己心里,他的内心安静而圆满,坚定又强大。
单位曾给于敏特配了一名警卫员。于敏不担任领导职务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特配”取消。他当初接受,是因为事业需要;他现在取消,是因为不再必要。退下来后,许多大学、单位都希望邀请于敏当评委、顾问,给出的报酬也颇为可观,但除了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学术会议和学术顾问,其余的于敏一概婉言谢绝。他不需要从“特殊待遇”中证明什么,更不需要从对物质占有中求得心理满足。
普通人怎么生活,于敏和家人也怎么生活,甚至更为节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于敏一家经常会为了省几分钱的公交车费而选择步行。有一年,在天津读大学的于辛放假回家,母亲孙玉芹突然说了一句,“下回你别走路了,还是坐公交吧”。但于辛早已习惯笑着回答,“走走路也挺好的”。
于敏家的节俭可谓数十年如一日:一张20世纪90年代简陋的铁架床,睡了二三十年;一台老旧的小电视,看了几十年。于辛曾琢磨给父亲换一台,于敏却不愿意,还和于辛急,说能用就行,最后于辛无奈之下只好将就给电视加装了个机顶盒,让父亲能收看更多节目。“父亲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他的精神,他的一言一行,却是我们做人立世的标杆,不断影响和指引着我们。”在父亲身上,于元、于辛姐弟俩学到了一种平凡而安静的生活真谛,学到了家人之间的关心与爱护,获得的是精神世界的充实。
尽管工作很忙,于敏对子女的教育却始终没有忽视。他把历史文化融入教育之中,注重从精神上充实孩子们的生活。于敏陪伴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但只要一有空闲,他就尽量陪着妻子和孩子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地给他们讲历史人物故事。一次全家去颐和园,于敏指着长廊上的彩绘给孩子讲“岳母刺字”等,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讲了一上午还没走到长廊尽头。于敏不是为讲故事而讲故事,他往往将人生道理“夹”在其中,引导孩子们认识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要爱国家,要对社会有责任感,要自食其力、脚踏实地”……
即使对孙子,于敏再疼爱也不会给予过多额外帮助,更不会用自己的影响力帮孙子走捷径。他一直认为,人有多大本事就干多大事,有点挫折或许对成长更有好处。
对于辛来说,父亲立下的“标杆”早已成为自己的人生坐标。“除了学术上达不到父亲的要求,在做人上我力争按父亲说的在做。”
监督办供稿
宣传科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