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脑血管病诊疗水平,使脑卒中患者得到精准治疗,大庆市第四医院自今年9月29日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脑血管病精准双抗应用单位”后,积极开展CYP2C19基因检测项目,指导氯吡格雷精准用药,让更多的脑卒中患者在“精准双抗”治疗中获益。
氯吡格雷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等。它通过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和凝集,防止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复发风险。氯吡格雷的代谢酶的基因是CYP2C19,它是体内药物代谢酶细胞色素P450的同工酶的基因之一,药物代谢酶对于药物在人体内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活性强度代表患者体内药物代谢速率,直接影响药物的作用强度和持久性。
研究表明,我国58.8%的人群存在氯吡格雷CYP2C19等位基因缺陷。等位基因的缺陷,将影响氯吡格雷药物的吸收与代谢。在应用氯吡格雷药物治疗前进行CYP2C19基因检测,可以有效帮助医生评估患者对氯吡格雷的代谢能力,提前预测患者的药物反应,从而指导用药方案的制定,实现个体化治疗,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CYP2C19基因检测方法是在口腔粘膜采集受测者的DNA 样本,受测者在医护人员帮助下用清水漱口后,用无菌拭子在口腔左右腮上下各刮拭5次,取得样本后立即进行检测。该方法方便快捷,对患者无任何创伤,最快在1小时内,医生就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为患者制定有效的个性化药物指导方案。同一次检测,还能检测出患者对伏立康唑、艾司西酞普兰、质子泵抑制剂三种药物的代谢情况,从而调整药物用量,可谓是一次检测,终生受用。
我院在开展CYP2C19基因检测项目的半个月中,已累计完成检测20余例。报告显示,约50%病例代谢类型为中间代谢型或慢代谢型,需要更换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该检测结果不仅帮助医生更好地调整药物剂量和治疗方案,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以前不知道自己适不适合这种药,现在通过基因检测,医生也给我制定了专属的治疗方案,我心里也有了底。”一位患者在接受检测后感慨地说。
目前,氯吡格雷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常服的一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基因功能缺陷会明显减弱氯吡格雷的药物效果,就达不到有效的抗血小板作用,增加血栓再发风险,可以选择替格瑞洛等药物代替。如果是快代谢型,服用推荐剂量的氯吡格雷即可;如果是中间代谢型,需要调整氯吡格雷用量或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果是慢代谢型,需要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通过精准双抗治疗,能够有效预防血栓形成,减少血栓的再发风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药物副作用和风险。近年来,大庆市第四医院神经内科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在脑卒中防治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我们将以此次项目为契机和抓手,进一步提高医院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水平,不断优化脑卒中诊治流程,降低脑卒中患者复发风险,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