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 SI YI YUAN

诊疗服务

当前位置:首页 > 诊疗服务 > 特色治疗

一探究“镜” 疏通生命通道——大庆市第四医院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技术再上新台阶

近日,大庆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采用支气管镜下电圈套削瘤技术和支气管镜下冷冻技术,成功对复杂气道肿物及病变组织进行精准治疗,此两项技术均为院内首例开展,既拓展了医院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的新领域,又为气道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病例一

76岁老年男患,既往有强直性脊柱炎和脊柱畸形病史多年,10余年前明确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近几年病情加重,出现活动后气短和胸闷症状,未予以重视和规范诊疗。9月29日因咳嗽加重,痰量增多,且痰液不易咳出伴有明显的喘憋症状,活动受限,到家附近的医院行胸部CT检查示:慢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自行用药治疗后,喘憋症状缓解不明显。10月7日患者不明原因出现发热,且喘憋症状明显加重,为进一步诊治,携带相关检查资料到我院就诊。10月10日复查胸部CT示:左主支气管阻塞伴肺组织实变(图片1)。

科室进行病例讨论后,考虑患者高龄,肺功能极差(喘憋无法完成肺功能检查),且因呼吸困难目前无法平卧,端坐呼吸状态,可能随时会因急性呼吸衰竭危及生命,病情危重,故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病情,交代气管镜诊疗风险和注意事项,签署气管镜检查知情同意书,给予临时加做急诊气管镜。局麻状态下经口进镜,镜下发现左主气道下段为新生物阻塞,未见左肺上叶和左肺下叶开口,监护下血氧饱和度仅维持在78%-82%左右,已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故立即与患者家属沟通病情,临时制定治疗方案,采用支气管镜下电圈套器圈套新生物部分开通左主气道、钳取和冷冻冻取新生物送检组织病理。术后复查胸部CT示左肺复张(图片2),患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可平卧安睡,血氧饱和度达到95%。病理结果回报为鳞癌,已建议患者到胸外科会诊。考虑到患者年龄大、脊柱畸形无法完成无痛气管镜检查,病灶复杂和肺功能差,在无外科手术机会的情况下,此类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后续还需要多次进行气管镜下介入削瘤治疗和复查,保障左主气道的通畅,保障顺畅呼吸。

左主气道下段新生物病例二

65岁老年女患,既往左肺上叶腺癌术后2个月,术后一直有咳嗽咳痰及气短症状,伴有发热,体温最高38.5℃,于他院就诊,胸部CT检查示:肺炎,怀疑支气管内膜结核。为求诊治到我院住院,行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和刷检送检病原学二代测序检查,明确为“左肺下叶基底段内膜结核”。到大庆市第二医院就诊口服抗结核药物规范治疗,但因患者气短症状明显,考虑与左肺上叶切除和左肺下叶内膜结核存在干酪样坏死物阻塞左肺下叶基底段管腔有关,故与患者及患者家属沟通病情,详细介绍气短病因和解决方案。申请会诊邀请函,邀请哈尔滨市第一医院蒋力学教授来院指导,陈郴副主任与腔镜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讨论和综合评估,患者和患者家属同意进行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前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在手术麻醉科的通力协作下,凭借娴熟的技术和操作,在全麻状态下为患者左肺下叶基底段开口管腔行镜下局部冷冻冻取和冻融治疗。将左肺下叶基底段开口处阻塞的干酪样坏死物逐一清除,术后效果立竿见影,患者咳嗽和气短症状明显改善。


副主任陈郴介绍,支气管镜下电圈套治疗技术和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技术是我院气管镜室新开展的气管镜四级手术。适应症为气道异物和良恶性中央气道狭窄等的镜下治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和保障生命安全,也为后续的治疗提供机会和时间。

近年来,大庆市第四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紧跟医学领域发展前沿,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持续推动科室学科建设,先后成功开展了支气管镜下纵膈淋巴结穿刺术、儿童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和无痛气管镜诊疗技术等,在支气管镜介入治疗领域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走在了全市最前沿。

科室不断深化与国内名院的合作优势,成为了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医联体单位。同时建立了“柳济成龙江名医”工作室,聚集了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北京应急总医院、吉林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等多名呼吸介入专家,交流分享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并邀请名医专家来院会诊,让患者足不出市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极大地满足了患者就医需求。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科室医疗团队将继续深耕医术、潜心钻研,以高质量的医疗技术水平让更多患者受益,为油城百姓带来更多的健康福音。



返回列表